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,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,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。祭龍、扒龍舟、食粽、祈福、等是端午節的習俗主題,龍及龍舟文化貫穿在端午節的歷史傳承中。由于地域廣大,南北風俗各異,加上許多故事傳說,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,而且南北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,北方一些地方將端午視為“惡月惡日”。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,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,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。
那么這些米都有哪些類型呢?黃色糯米:可用黃花或黃梔子、黃羌等植物的果實、塊莖提取。將黃花煮沸,或將黃梔子搗碎放入水中浸泡,即得到黃橙色的染料液。也可用黃羌掏爛后與糯米拌均用力搓,可得黃色的糯米。黑色糯米:是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,放在臼中搗爛,稍為風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,浸泡一天一夜后,把葉渣撈出濾凈,即取得黑染料液。紅糯米: 以水稻和高粱雜交而成,經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,其鈣、鋅、鎂、鐵等有益礦物質是普通稻米的9~14倍。
今年的端午節到了,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吃粽子。剛一進屋,一陣清香就撲鼻而來,是粽子的香味,仔細一看原來是丞昌記的粽子,誘人的香味把我肚子中的小饞蟲一下子就勾了出來,攪得我一個勁兒流口水,畢竟一年吃不了幾回粽子。開飯了,看著餐桌上的魚和炒土豆,我和誰也沒動筷子,我們都在等那香噴噴的粽子。
粽子來了,馬上就搶了一個用紅線捆的粽子(奶奶說捆黃線的粽子是豆沙餡的),可包開粽子一看,是個蜜棗的。于是,他又迫不及待地包開了第二個、第三個…直到第六個才吃到豆沙餡的。一邊埋怨奶奶,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可口的粽子。一會兒,他的小臉上、鼻子上就灑滿了白米粒。那滑稽的花臉兒,逗得我忍俊不禁。伴著好吃的粽子,涼涼的糯米帶著粽子葉清香,讓人回味無窮.
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,可現在很多人更喜歡過外國的情人節、圣誕節,外國節日反倒比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更紅火,真讓人不舒服。我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蘊含著那么深刻的含義,又有可口的美食解饞,我們還是應該讓我們的傳統節日越過越紅火,讓端午節的習俗一代一代流傳下去。
以上信息由專業從事粽子團圓禮盒的初兆于2022/5/5 16:07:24發布
轉載請注明來源:http://www.xpjpj44.com/ahchuzhao-2076038562.html
下一條:泡沫包裝箱了解更多「隆昊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