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,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,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。祭龍、扒龍舟、食粽、祈福、等是端午節的習俗主題,龍及龍舟文化貫穿在端午節的歷史傳承中。由于地域廣大,南北風俗各異,加上許多故事傳說,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,而且南北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,北方一些地方將端午視為“惡月惡日”。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,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,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。
做粽子之際,可以使用的一半的糯米,一半的其他的雜糧米和輔助料理,如紅豆、紅棗等!因為完全由糯米制成的粽子,食用后所需消化時辰較長,容易制造成胃酸過多、腹脹或肚子悶痛等癥狀,若以部分雜糧米、紅豆、山藥等代替,可增加纖維質含量,減胃負擔,有利于身體健康,還有利于增加味道!大黃米浸泡起碼3天(北京的氣溫),中途可換水,泡發,聞到發酵的微酸味道。
第二點,那就是在包糯米的時候不要包得太滿了,很多的人看糯米還可以塞,就一個勁的往粽葉里面塞糯米,但是你沒有想過糯米還會蒸發,里面的糯米會膨脹的,要是裝不下了,就會露餡,而且有時候粽葉都會漲破,所以粽葉能放多少就放多少,不要放太多了,有些人會認為包的越多越好,其實并不是這樣的。要是要適可而止,這樣才不會露餡。
以上信息由專業從事五芳齋粽子的初兆于2022/5/7 11:15:21發布
轉載請注明來源:http://www.xpjpj44.com/ahchuzhao-2078657514.html